1.腳支架采用耐重連接設計和轉動提升式設計的中間支架
從安全、堅固和可靠的角度進行外形設計,而且外觀光滑無凸起。轉動式設計能滿足更寬更高的中間支架,增加對腳部的支持減少不適感。
2.該系統采用幾何平衡原理設計
通過自重自動調整座姿和躺姿,操作更加容易和簡便。由使用者重心位置自動調整系統的平衡,同時控制坐姿和躺姿。彈簧的作用只起鎖定和彈出的作用。
3.可供用戶多種選擇的彈出控制系統設計
控制系統可分拉索式、外置式和內置式三大類手動彈出控制系統,操作方便舒適。用戶可選擇彈出控制方式及拉索手柄形狀和顏色,用腳輕壓裝置即可收回。
4.采用雙邊同步驅動裝置
雙邊偏心鎖定的同步驅動,雙邊同步效果。驅動方管與左右伸展裝置相連,控制伸展和復位的正確性。
5.結構優化設計
平行連接設計和超寬底架設計,實現的抗扭性能,提升重量載荷及耐用性能;實現可靠的剛性和穩定性。裝置底架寬與座寬更加接近,便于保持一定間隙,避免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互擾現象。
6.采用金屬搖座總成
焊接基座總成具有良好的強度和耐用性,基座采用抗扭和抗彎管材,并安裝插式塑料腳墊;平衡可調設計,基座7個可選安裝孔和三個木墊可選安裝孔,可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調整。
7.采用經久耐用的鉚鏈設計
所有連接點鉚釘加以襯套和襯墊,噪聲底、運行平穩、壽命更長。
8.采用木架互換性設計
為搖椅、電動升降椅所設計的木架,均具有互換性。
9.沙發背采用KD插件設計
便于包裝和安裝
1.2搖擺轉動功能
通過在鐵架底部添加懸掛支撐將整個鐵架支起,可以使沙發整體前后搖擺,從而蛻變成一把搖椅,不使用搖擺功能時可以用手柄將鐵架卡住。這樣的搖椅有個特點,即它只在坐姿的時候可以通過蹬地搖動。調整到躺姿狀態下,則可以通過人體自身的重量達到重力均衡。轉動裝置是通過將沙發整體安裝在一個圓形底盤上實現的。底盤上的轉軸支撐起整個沙發,可以作任意角度旋轉。
1.3形態變換功能
最常見的沙發形態變換就是沙發變成沙發床。
沙發床的變形方式有兩種:折疊與推拉。折疊式的沙發床,主要是通過折疊沙發靠背和扶手實現,需要時將沙發靠背放平,與座面一起組成床體,或將組成床架各個單元分拆,折疊到沙發內部,也有采用推拉方式,即將床架做成滑軌式,平時藏在座面以下,用時再拉出,和座面一起組成床架。另附床墊,或者將沙發座墊展開鋪到床架上成為床墊。
2、功能沙發的附加功能
2.1 儲物功能
許多功能沙發還具有儲物功能,例如在沙發靠背內部暗藏置物架,用來擺放茶杯、書本等,使用時可以翻轉出來;在沙發座面下方安裝抽屜,需要時可以抽出;扶手中安裝杯托、書寫板、遙控器等,平時看上去和普通沙發無異。這種沙發既使用方便,又有效利用了龐大的沙發所占用的空間。
2.2 娛樂功能
將立體聲音響安裝到沙發上,邊休息邊聽音樂、喝咖啡;在扶手上安裝顯示屏,可以播放電視節目、上網,或將游戲控制器安裝到沙發上,手足并用地玩游戲。
2.3 其它功能
考慮到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很多功能沙發還添加了其他功能,例如洗腳盆、加熱墊等。
3、保健按摩椅
除了前面講到的功能之外,功能沙發還被添加上了保健按摩功能,由此產生了功能沙發家族中的高等生物――按摩椅。
根據《GBT 26182-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保健按摩椅》國家標準中的定義,按摩椅是指采用電能驅動,依靠機械、氣袋、電磁和電熱等作用對人體部位進行按摩的座椅。
3.1 按摩椅的結構
按摩椅的按摩功能通過整個按摩椅的核心部分――按摩機芯來實現。機芯裝在金屬框架上,外面覆蓋著普通沙發一樣的蒙皮層,外表看上去像一張清瘦的沙發。
3.2 按摩椅的功能
機芯上的按摩器可分別對頸部、肩部、腰背部、手臂、臀部、腿部和腳底進行按摩。主要按摩部位分布在人體背面與按摩椅接觸部分,根據部位的不同,按摩器的種類也不同,常見有以下6種按摩方式:揉捏:、捶擊、拍打、搖擺、振動和氣動。在軀干部位多使用振動、捶擊、拍打或揉捏型按摩器,四肢部位則使用氣動、搖擺型按摩器。
常見振動型按摩器的按摩頭是帶有偏心輪的微型電機,通過調整轉速控制振動的頻率,也有通過電磁閥或彈性器件來實現振動的按摩動作。
揉捏型按摩器的按摩頭一般是旋轉或滾動的塑料半球,在運動過程中與人體接觸,產生擠壓摩擦的效果。
氣壓式按摩器則是通過固定在框架上的氣袋的氣壓變化來壓緊和放松,模擬按壓人體的效果。一般用在腿足部、手臂等尺寸較小的部位。
4、對功能沙發類產品開發的建議
對于功能沙發,傳統的調整姿態、沙發床等功能已經十分成熟,而且受制于鐵架的構造,外觀設計的主要創新點集中在材料、紋理等方面,很難再有突破。筆者建議將研發重點放在更實用的附加功能上。這里提出幾點建議供企業參考。
4.1 瞄準用戶需求進行功能選定
有一定實力和技術積累的廠家可以向高端按摩椅的方向發展,中小型廠家則可以選擇差異化生存,將某些實用的附加功能做精做細。
開發功能全面的按摩椅類如同散彈射擊,功能越全面,研發成本也越高,制造工藝難度也會增加。實際使用過程中,用戶往往只會使用某一種或兩種附加功能,例如只對腳底進行按摩,或者在腰部進行加熱等,附加功能的使用率越低,性價比也就越低。
4.2 以人體工程學為基礎來進行功能設計
以按摩椅為例,目前市場上的高端按摩椅品牌依然是日系產品主導,加之國內相關企業發展剛剛起步,仍以模仿為主,產品的尺寸、功能參數的設置是否滿足國人的需求可想而知。因此在沙發設計中必須應用人體工程學原理,應對用戶的生理和心理反應進行科學計測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為功能、尺寸、材質等方面的設計找到科學的依據。
4.3 重視產品質量和安全性,嚴格遵循標準
功能沙發因為其結構的靈活性和功能的多樣性,生產過程涉及多個不同領域以及諸多環節的配合,其產品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就需要多方協調來保障,如果不對各種標準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很容易就會碰壁。仍以按摩椅為例,除了遵循《QB/T 1952.1-2003 軟體家具沙發》標準外,作為一種家用電器產品,還必須嚴格遵循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規定。
4.4 加強與上下游廠商的溝通合作
功能沙發的核心部件是支撐整個沙發結構、實現調姿功能的鐵架。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是從鐵件廠家直接采購鐵架,然后按需在此基礎上變換不同的材質、色彩和簡單的結構變化。由于原始鐵架的結構比較單一,企業能做的改變和創新很少,因此市面上的功能沙發往往是大同小異,同質化嚴重。
而像按摩椅這樣的高級功能沙發,機電企業研制按摩椅機芯部分,家具企業根據產品需求采購機芯,添加外部的蒙皮和其他功能,銷售是由銷售企業、賣場完成。在此過程中,銷售企業直接面對用戶的需求,而機電企業不直接面對用戶,卻要研發最核心的功能和按摩機芯,由此就造成了按摩椅的研發與市場需求的脫節。
與普通家具截然不同,功能沙發從頭到尾完全自主研發難度很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強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是擺在功能沙發制造企業面前最重要的問題。